天籁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大明话事人 > 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强联合
    这时候海瑞心里有点纳闷,现在他正在和王世贞交流,但王世贞却总是频频看向顾宪成作甚?</br>  海瑞抬高了声调问道:“本院方才提议,少司寇以为如何?”</br>  说的就是在文坛大会推广《今乐府》诗集的事情。</br>  “此事可行。”王世贞捏着鼻子答应了,然后又说:“不过我也有些事情要请托大中丞。”</br>  海瑞答道:“你先说来。”</br>  王世贞侃侃而谈道:“君子六艺尚有乐艺,太祖高皇帝设南曲乐户,本意也是以技艺供奉朝廷所用也。</br>  彼辈教习技艺,以此为业,若不许施展技艺,不近人情也。</br>  况且文坛大会定在乡试三场结束后,并不影响乡试。</br>  盛事该有歌舞相衬,以彰华音,此乃”</br>  海瑞已经明白王世贞的意思了,他看着这个与自己同时代的文化巨星,想着对方也与自己一样进入了暮年,不免也暗自唏嘘。</br>  最后皱了皱眉头道:“本院准许南曲乐户参加文坛大会各雅集!”</br>  这就是王世贞来找海瑞的目的,在当今这社会风气下,如果文人盛会没有美人点缀,那不就成了笑话吗?</br>  王老盟主也清楚自己身体状况,今年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主持文坛大会了,他当然希望尽善尽美。</br>  王世贞又邀请道:“还想请大中丞列席为护法。”</br>  海瑞挥了挥袖子说:“再议。”</br>  其实就是婉拒了,以海瑞的品格,当然不可能去搞这种结党营私的社交。</br>  到此众人该说的事情都差不多了,海瑞直接就送客了。</br>  最年轻的顾宪成腿脚好,率先往外走,就是魂不守舍的。</br>  他一开始以为自己会大赢,后来又以为自己要小输,再后来又以为自己要大败。</br>  直到现在才知道,原来不只是大败还是血亏!不但没蹭上海瑞的名声,还给林泰来诗集写了篇序!</br>  而王世贞在后面慢慢走,看着顾宪成的背影,不由得也感慨一声,现在的年轻人怎能这么废啊?</br>  他原本指望,顾宪成能和林泰来反复纠缠一个月,然后林泰来就顾不上文坛大会了。</br>  结果这位顾宪成昨天露了底,今天就被林泰来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</br>  就一天,一天时间就溃不成军了!</br>  随后王老盟主又叹了口气,即便如此,还是要找顾宪成合作的。</br>  没法子,没有别的选择了。而且这是短时间内所能找到的最合适合作者了。</br>  所以王世贞就喊了顾宪成留步,开口道:“近两年闻说顾泾阳讲学锡山,已然名满江南,诚然为当世经学宗师也。”</br>  不愧是老于交际的文坛老盟主,寥寥数语就将才三十几岁的顾宪成拿住了。</br>  顾宪成虽然内心看不起文艺圈,但也不能不承认王老盟主在社会上的影响力。</br>  没想到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,居然如此高度评价自己,让顾宪成连忙谦逊了几句。</br>  然后王老盟主又语重心长的教导说:“顾君学术自成一家,但有个最大的问题,就是没有响亮的学派名号。</br>  正所谓名正则言顺,没有一个响亮名号,何以凝聚人心?</br>  宛如我们文坛,复古派这个名号就对宗门兴盛起了不小的作用。”</br>  顾宪成仿佛被一语惊醒梦中人,自己讲学两年了,怎么就没想到起个学派名字?</br>  便诚心求教说:“敢问弇州公,什么样的名号才为上佳?”</br>  王世贞不厌其烦的详细说:“一定要有历史底蕴,能与古人联系起来,让人听到就觉得有伟大传承的感觉。</br>  比如你可以想想,你们无锡有什么先贤可以化用过来?”</br>  顾宪成若有所思的回应说:“论起无锡先贤,莫过于杨龟山先生,至今县中还有东林书院遗址。”</br>  王世贞便道:“这很可以!”</br>  杨龟山先生就是宋代学术大佬杨时,当今说到儒学以程、朱为正宗,而杨时就是二程的四大弟子之一。</br>  如果说理学的学术传承,把二程视为第一代,而杨时就是第二代,朱熹才是第四代。</br>  有个非常有名的求学典故叫“程门立雪”,主角就是杨时。</br>  顾宪成也最崇拜杨时,心情有点激动,脱口而出道:“那我就起名为龟山派!”</br>  王世贞:“.”</br>  这帮假道学都什么审美啊?伱真觉得龟山派这名字好听?</br>  他想了想后,很委婉的说:“直接用前贤名号,太直白露骨了,反而失去了韵味。</br>  就比如我们文坛宗门,如果叫太白派、杜甫派之类的名字,是不是听起来极为廉价?”</br>  顾宪成三思之后,又开口道:“那就叫东林派,取自龟山先生东林书院。”</br>  王世贞又不是真心为顾宪成的学派名字操心,只是想通过语言艺术拉拢顾宪成而已。</br>  所以他先是随口敷衍道:“行,这个名号就非常可行!”</br>  然后又转口说:“总而言之,别跟某些没有见识的粗陋武夫一样,用更新社这种不知所谓的名字。”</br>  正回味“东林学派”这个名字的顾宪成政治敏感性不差,立即领悟到了王老盟主的意图。</br>  他接话说:“看似特立独行,其实终究是奸邪异端,非同道也。”</br>  彼此确认过眼神,就是这样了!</br>  本来互不相干的文艺圈复古派和学术政治圈东林派,因为一个既不文艺又不学术的武科生员,迅速的达成了共识。</br>  顾宪成疑惑不解的问道:“关于海中丞的请托,弇州公将如何应对?”</br>  你王世贞可是答应过海瑞,在文坛大会上推广《今乐府》诗集。</br>  王世贞意味深长的说:“君不闻,《滕王阁序》之故事乎?”</br>  同为文化人的顾宪成秒懂,然后愕然不已。</br>  众所周知,千古名篇《滕王阁序》只是《滕王阁诗》的序文。</br>  结果最后《滕王阁序》却比《滕王阁诗》更加有名,形成了一个很罕见的文化事迹。</br>  所以王老盟主的意思就是,在文坛大会雅集上,可以只品评和传扬《今乐府》的序文,不提里面的诗词!</br>  而这个序文,却是他顾宪成用心写的!</br>  顾宪成心里真是万般感慨,不愧是几十年的文坛盟主,这手段果然高超。</br>  诗集序文也是诗集的一部分,吹捧和传扬序文也算是推广诗集了。</br>  以王老盟主的江湖地位,以及比海瑞还早的科名前辈身份,就算海瑞事后知道了,也不能怎样。</br>  想明白了后,顾宪成随即投桃报李,承诺说:</br>  “我欲在南京讲学两月,然后在其它地方讲学到明年。</br>  今后在讲学中,必定对士子传述以复古派为诗家正宗,举荐研习复古派诗文。</br>  此次文坛大会,我也会动员同道好友与会,助弇州公壮大声势。”</br>  这对相差二十几岁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相顾抚掌而笑,今日不虚此行,称得上强强联手,再创辉煌。</br>  林大官人大概怎么想不到,自己居然促成了东林派提前出现,而且还与已成夕阳的复古派联合起来,进行跨界合作。</br>  在原本历史上,东林学派是在王世贞去世、复古派彻底没落之后出现的,东林党和复古派完全不搭边。</br>  目前林大官人也无暇分心,正享受着收割名声的愉悦。</br>  如今在秦淮河两岸,聚集了数千士子,万众瞩目的应天府乡试括号文科马上就要开考。</br>  但是名声最响亮的人,却是林泰来这个根本不参加八月乡试的武生,盖过了所有正经考生的风头。</br>  一批无锡生员的惨痛遭遇,让所有人都震撼了。</br>  所有人都知道,这些无锡考生其实都是遭了池鱼之殃,替顾宪成承担了来自林泰来的报复。</br>  而且所有人也都好奇,苏州武生和无锡学术大佬怎么结下的梁子?</br>  这时候相关消息就迅速散布起来,江湖传闻,前阵子某苏州武生路过无锡时,辩经赢了某无锡学术大佬。</br>  结果这个传言本身,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</br>  如果说是真的,那也实在太离谱了,很多人都不敢相信,毕竟辩经是动嘴又不是动手!</br>  一个年仅十八岁的武生员,能辩倒学术已经成熟的大佬,未免太过于玄幻了。</br>  如果说传言是假的,但在传言中又出现了一段易经的解读内容,堪称十分精妙。</br>  谁会吃饱撑着搬出这么精妙的解经,只为去假编一个无聊的段子?</br>  除了林泰来与顾姓学术大佬之间的恩怨情仇,还有另一件让人热议的事情。</br>  林泰来正大光明的要求所有秦淮旧院雅妓背诵自己的诗集!并且还声称,不背诵的不许营业!</br>  而且林泰来竟然在数千人的关注下,两天里大摇大摆的抽查了好几家美人的背诵情况。</br>  这种行为很是引发了一点公愤,如果换成别人,早就被人堵住打死了。</br>  虽然不敢重拳出击,但还是有人敢跑到都察院,向海青天举报林泰来。</br>  于是海瑞又将林泰来叫了过去,严厉训斥了一番,让林泰来注意社会影响。</br>  林泰来叹道:“只要在下尽职尽责,必会遭受毁谤。大中丞若随便听信他人谗言,不如直接给在下一个痛快。”</br>  “下不为例!滚!”海瑞喝道。</br>  此时海青天心中竟然生出了几许悲凉,这世道做事难,用人更难,所能使用的竟然都是林泰来这样的人。</br>  海青天不是看不出林泰来的秉性,但若换成别人,只怕比林泰来更不堪。</br>  却又听到林泰来严肃的说:“大中丞向来铁面无私,在下深感佩服。</br>  但这次却对王弇州的文坛大会放开了一个口子,允许雅妓列席,这让在下的工作很难办啊。”</br>  海瑞忍无可忍的叱道:“不懂就不必说如许多废话,又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!</br>  本院如此退让,是为了让他们在文坛大会上传扬《今乐府十四苦》诗集!”</br>  林泰来无言以对,想不到王世贞连这都能答应?</br>  以王世贞对自己的仇怨,会老老实实的替自己传诗扬名吗?</br>  怎么想也觉得不可能,但林泰来一时间又想不通其中问题所在。</br>  从都察院出来,在回秦淮南岸的路上,林泰来顺道去了国子监,看望老扑街赵志皋。</br>  先前又另外来过两次,和赵志皋聊的比较熟了。</br>  赵志皋先笑道:“今天又得了空?”</br>  林泰来今天却没陪着闲聊,开门见山说:“有事情要请老学士出山。”</br>  赵志皋暗暗想道,难道终于要狐狸露出尾巴了?这林泰来终于要暴露靠近自己的真实目的了?</br>  又听到林泰来说:“近日在下奉命教化南曲诸姬,却惹得流言纷纷。</br>  在下不堪其扰,准备请老学士出山,负责督促和抽查诸姬学习状况。”</br>  赵志皋愣了一会儿,连连苦笑:“林生说笑了,老夫这把身子骨,哪里经受的起这些!”</br>  六十几岁的老翁,如果折在脂粉阵里,丢不丢人?</br>  林泰来又解释说:“我已经将旧院分成了十个片区,老学士负总责就行了。</br>  老学士可以选调士子,分赴十个片区,负责具体的督导抽查工作。”</br>  赵志皋顿时就有点感动,这是平白的送给自己权力啊。</br>  只要把消息传出去,只怕全南京城六成以上的士子都想被自己选中,都会蜂拥而至的来拜见自己!</br>  自己先前居然怀疑林泰来别有居心,实在是小人之心了。</br>  两人又说了会话,赵志皋忽然想起什么,告诉林泰来说:</br>  “礼部郎中李三才昨日到国子监来,指示我们国子监立即开始洒扫,并提起布置会场。”</br>  李三才这个名字立刻引起了林泰来警觉,这是一个晚明党争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。</br>  只要对晚明历史稍有涉猎,都会知道李三才这个人,并知道李三才和顾宪成关系十分密切。</br>  林泰来感觉自己今天真是没有白出来,觉察到不少新苗头。</br>  他不相信王老盟主会消停,也不相信顾宪成会消停。</br>  里面肯定有点问题,猜不到就只能想办法去打听了。</br>  临走前,又对赵志皋说:“申相国季子与在下一起发起了更新社,在下诚恳邀请老学士入社。”</br>  这年头盟社风气盛行,读书人加入盟社十分常见,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。</br>  赵志皋没有犹豫,随口答应道:“可以。”</br>  就自己这处境,林泰来能图自己什么?</br>  再说只是加入文社而已,小事一桩,里面不是有申首辅儿子么?</br>  此后林泰来回到秦淮河南岸,莫希仁将几张文书交了上来,禀报道:“这是今天汇总的犯禁线索。”</br>  林泰来随手翻了翻,居然看到几个眼熟名字。</br>  (本章完)</br>  www.yetianlian.info。m.yetianlian.info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49_149054/720980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