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大明话事人 > 第二百一十四章 技术性调整
    南京刑部大门外,在林泰来的诱导下,张把总明白,应该押着林泰来去找魏国公。</br>  正要动身,忽见从前方走来一支队伍,前方仪仗打出的官牌是“右都御史”和“江南总宪”。</br>  对这两块官牌,林泰来再熟悉不过了,毕竟曾经朝夕相处过半个月。</br>  都察院、刑部、大理寺三法司衙署都是修在一起的,都察院官员出行从刑部大门前路过很正常。</br>  林泰来立刻对张把总说:“快跑!”</br>  张把总还在莫名其妙,跑什么跑?随即就看到林泰来已经蹿出去两三丈了。</br>  一般官员都有私心,都怕惹火烧身,所以不敢较真,但海瑞不一样,是敢较真的。</br>  林泰来做局时最讨厌的,就是遇上敢较真的人,应付起来太麻烦。</br>  忽然海青天仪仗的前导扯着嗓子大喝:“林泰来站住!”</br>  像林大官人这么拉风的男人,时时刻刻都在鹤立鸡群,远远的就被海青天看见了。</br>  但林泰来充耳不闻,仍然一路狂奔,消失在街角。</br>  反应过来的张把总也赶紧拔腿就走,在南京城,一般都不愿意和海瑞打交道。</br>  所幸城北道路不多,大路尤其少,虽然张把总已经看不到林泰来的身影,但只要沿着太平门大街往南走就没差。</br>  果然又走了半时辰后,就看到林泰来在太平桥等候。</br>  南京城实在太大,这会天都要黑了。</br>  张把总也没办法,只能自掏腰包就近找个客店,先凑合住一晚上。</br>  到了次日早晨,才继续往城中心走。</br>  魏国公所在的中山王府位于主城区中心的徐府街,祖先徐达死后追封为中山王,所以徐家府邸一直就叫中山王府。</br>  到了中山王府门前,禀报进去后,不多时就看到年轻的魏国公世子徐惟志匆匆走了出来。</br>  张把总连忙上前对国公世子行礼,但徐惟志看了眼林泰来后,却对张把总呵斥道:“谁让你来这里的?”</br>  张把总苦着脸不敢答话,他能有什么主意,全都是听林泰来的。</br>  徐惟志劈头盖脸的骂着张把总:“你这个遭了瘟的老倌,到底是什么居心!</br>  谁不知道林解元是一个祸别人怕倒霉不敢收,你就送给我们徐府?”</br>  张把总真要哭了,求着说:“恳请小公爷给下官指一条活路。”</br>  徐惟志不耐烦的甩了袖子,“爱送哪就送哪去!人又不是我们徐家抓来的,凭什么我徐家接收!”</br>  张把总又看向林泰来,但林大官人仍然淡定的站着,还慵懒的打了个哈欠。</br>  “林解元!伱也说句话啊!”张把总催促说。</br>  你林泰来在守备府、兵部、刑部大门口时,不都哔哔的很欢吗?</br>  林大官人见火候差不多了,仰天“哈哈”大笑了几声。</br>  然后高声说:“这次到南京城,我终于知道了,什么叫敢做不敢当!</br>  你们南京人把我林泰来当成人犯抓了过来,但却又没一个衙署府第敢接收我这个人犯!</br>  本来还想着,把事情就在南京解决了,可没人敢留下我,那爷爷我也不伺候了!</br>  我这便出城,北上去京师!去长安门外敲登闻鼓,告御状,讨一个说法!”</br>  “那我送你出城!”甩麻烦心切的张把总下意识的脱口而出。</br>  就在这时候,只见徐家门客盛先生也匆匆的走了出来,对徐惟志说:“公爷有令,将林泰来接收了,不得阻拦!”</br>  徐惟志便叫道:“父亲糊涂!谁接收林泰来谁就要负责!我再去劝劝!”</br>  盛先生拦住了徐惟志,“公爷还说了,以南京城大局为重,总要有人站出来负责!任何人不必再劝!”</br>  于是就在全家人尤其是世子的极力反对下,魏国公徐邦瑞力排众议、顾全大局、勇挑重担负、迎难而上,把被抓的林泰来接收了。</br>  然后盛先生又指挥家将,把林泰来带到中山王府边上的西园,“软禁”了起来,还派了八名家将“看守”。</br>  这西园顾名思义位于中山王府的西侧,是当初太祖高皇帝赐给徐达的花园或者菜圃。</br>  面积不是很大,但建造很精巧,林泰来对环境非常满意。</br>  盛先生让人都退了出去,单独与林泰来谈话。</br>  “没想到,这场风波比预计大了太多。”盛先生叹道。</br>  按照他们先前的计划,只是在苏州城范围内制造出风波,然后一起给南京守备大臣李言恭上眼药。</br>  等李言恭扛不住了,魏国公自然而然的就能接替守备大臣职务,没人能抢。</br>  但没想到,风波竟然快速蔓延到了全苏州府,南京城粮价顺便暴涨三倍。</br>  这事儿就有点大了,甚至还有玩脱的危险。</br>  林泰来也叹道:“我也没有想到,我林解元的影响力竟然如此大,全苏州府几百万人都如此敬仰我。”</br>  盛先生:“.”</br>  现在已经不是怎么整治李言恭的问题了,你先想想怎样才能收场吧!</br>  林泰来笑道:“想要收场并不难。”</br>  盛先生连忙问道:“计将安出?现在该怎么做?”</br>  林泰来却又道:“着什么急?现在就收场,把事态平息了,岂不等于救了那些贪官污吏?”</br>  盛先生有点不敢往下想象,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</br>  林泰来冷哼道:“出了这么大的风波,朝廷怎么也得先把巡抚等罪魁祸首换掉吧?或者再加一个知府?</br>  如果苏州官场什么都不变,一切照旧,还是这帮人,那不就白折腾了?”</br>  盛先生无言以对,你林解元的野心还不小,巡抚知府都让你换了,那你岂不就为所欲为了?</br>  他与林泰来打了这么几次各取所需的交道,感觉很复杂。</br>  他承认,林泰来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,精于算计,洞察人心,善于使诈。</br>  但现在同时又感到,林泰来是个自主意识超强,非常难掌控的人。</br>  既操又布,很奇怪的混合体。</br>  其实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,林泰来的大部分工作也就完成了。</br>  大势已经形成了,剩下的节奏,根本不用林泰来亲自继续带,自然就有人推动。</br>  南京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实权,但名义上仍然是国都,朝廷语境里的根本之地。</br>  所以这边出了事情,在政治上不是小事。</br>  就凭官僚的本性,第一时间肯定要互相甩锅互相推责的。</br>  有资格六百里加急的大臣们,不约而同给朝廷写了奏疏。</br>  所以从江南到京师之间,几乎同时出现了好几封六百里加急奏疏。</br>  这还不算其他等级的奏疏,估计起码有几十封各抒己见的奏疏正在往京师送。</br>  而林泰来不慌不忙的在魏国公家的西园隐居不出,等着下一阶段开启。</br>  转眼又过了数日,时间进入了十月,距离开始征税时间只有半个月了。</br>  魏国公门客盛先生慌慌张张的走进了西园,对着坐在亭中吹秋风的林泰来叫了一声。</br>  林泰来不满的说:“听说秦淮旧院那个叫尹青的美人总在骂我,让你们把她抓到这里来,我也好仔细教训一番,可是为什么总是办不到?”</br>  盛先生摆了摆手,“别说那什么尹姬了!朝廷诏书到南京了!”</br>  林泰来不以为意的说:“那有什么可慌的?</br>  朝廷肯定是让守备太监和魏国公联合做钦差,勘查回奏,咱们早就准备好了预案,照做就是。”</br>  盛先生急忙说:“国公爷被点了钦差没错,但另一个钦差是海青天!”</br>  林泰来:“.”</br>  这皇帝怎么还抽上风了?放着亲近的太监不用,用什么海瑞啊!</br>  其实在南京三巨头里,一般皇帝最亲信的人是守备太监,号称“两千里亲臣”。</br>  而且南京守备太监的政治地位并不低,基本上相当于京师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地位。</br>  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,按理说,皇帝应该启用超然事外的守备太监带着南京锦衣卫,和同样超然事外的第一勋贵魏国公一起勘查“真相”。</br>  结果也不知道什么缘故,皇帝选择了海瑞。</br>  是个人都知道,那海瑞铁面无私,极难通融,就不是正常人!</br>  “不要慌!只是技术性调整!”林泰来镇静下来说。</br>  计划出现点意外,那太正常不过了,天下哪有永远不出意外的计划?</br>  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就行了,再说大方向又没变!</br>  林泰来话音未落,忽然就听到又从西园大门方向传来了嘈杂声音。</br>  守门的军士跑过来禀报说:“海青天来了!”</br>  林泰来和盛先生面面相觑,这海瑞也忒雷厉风行了,难道怕“串供”吗?</br>  事已至此,林泰来只能前去迎接,口中道:“老大人若要问话,直接召唤在下去都察院就行了,何必委屈自己亲自前来!”</br>  海瑞冷哼一声,答道:“本院怕你跑得太快,看不见踪影。”</br>  林泰来迅速狡辩说:“老大人莫非还因为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?且听在下几句解释!</br>  当时在下身为阶下囚,又想起当初乡试后与老大人告别时的豪言壮语,感到无颜面对老大人,所以才会羞愧的逃避!”</br>  海青天半个字都不信,挤兑说:“阶下囚又如何?你若真有冤屈,本院当然可以为你伸冤!”</br>  林泰来继续狡辩说:“当时在下正站在刑部外面,席家的人也曾到刑部告了在下,所以主要矛盾是在下与洞庭商帮席家。</br>  在下也好,席家也好,都不是官员,纠纷也只属于民间纠纷。</br>  按照规矩,都察院主管的是涉及到官员的案件,像在下和席家这种民间纠纷没法请老大人直接插手。</br>  而且在下作为武举人,从身份上说也是归兵部管辖。</br>  所以在下就想着,与其让老大人为难,干脆就避开不见!”</br>  海瑞冷笑了几声,又似乎意有所指的问道:“你又不只是和席家有纠纷,那临淮侯李家呢?本院就不能调解了?”</br>  林泰来反应机敏,对答如流的说:“在下也想到了,那李家是侯爵,身份尊荣。</br>  除非得到诏许,老大人也不能直接法办李家,一样只能上表弹劾。</br>  还是那句话,在下心疼老大人年事已高,不愿意让老大人为难!”</br>  在旁边看着的盛先生已经惊呆了,没想到林泰来在海瑞面前,也敢这样一本正经的睁着眼说瞎话。</br>  更让盛先生吃惊的是,海瑞居然与林泰来不停的较劲挤兑。</br>  在他的认知里,海青天属于“人狠话不多”的类型,没想到对林泰来这么上头。</br>  正东拉西扯时,海瑞忽然就单刀直入的问道:</br>  “那么在苏州城枫桥外,抓捕你的京卫官军,到底是何人所派?”</br>  林泰来滴水不漏的答道:“他们害怕被报复,不肯说自己来历,我又哪里能知道?”</br>  海瑞继续追着问:“那他们人呢?”</br>  林泰来回答说:“他们到了南京城就散了,不知下落!</br>  反正我是找不到他们了,老大人如果有能力,可以去找找!”</br>  海瑞逼问道:“只有你接触过他们,你猜一下?”</br>  林泰来不加遮掩的直接说:“如果让在下猜测,肯定与南京守备大臣临淮侯李言恭脱不了干系!</br>  临淮侯世子对在下积怨很深,砸了在下座船,打了在下的随从,南京人都知道!</br>  那么再派几十个人一路追杀到苏州,把在下抓捕回南京城,也是很合理的!</br>  临淮侯作为南京城守备大臣,也有能力调动官军!”</br>  海瑞不置可否,“所以目前汇总各方面传言,推测出的情况就是以下这样。</br>  席家到南京刑部告你,南京刑部准了状子,临淮侯李家派了军士前往苏州捉拿你。</br>  然后在苏州城本地,韦巡抚和席家以及商帮串通起来,与临淮侯李家呼应,共同在枫桥外堵截你。</br>  最后你落入了商帮和官军的包围,不得不束手就擒?”</br>  林泰来点头道:“没错,就是这样!”</br>  海瑞又不动声色的说:“也就是说,临淮侯南京守备大臣、南京刑部、江南巡抚、洞庭商帮这么多强力人物联合起来,就是为了收拾一个区区武科解元?”</br>  林泰来便反问道:“怎么了?难道老大人不相信?”</br>  “以本院对你品性和能力的了解,当然相信真会有这么多人想收拾你。”海瑞很有内涵的说,“但是本院也不知道,远在两千里外的朝廷会不会相信。”</br>  又下大雨,不知为何今天停电三次,我能写完这章不断更就不错了。。</br>  (本章完)</br>  www.yetianlian.cc。m.yetianlian.cc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49_149054/72098484.html